

好想工作室朝聖之旅:相信分享與交流可以讓世界更美好
不像那些需要點閱率來養活自己的媒體,我在下標題時優先考慮的是自己對這標題的喜愛程度以及創意,原本想下個「好想工作室,是好想一起工作」之類的,後來想了想發現把我自己在 Profile 頁面的一段話拿來放上去也挺搭的,於是就這樣了。 好想工作室是個我一直很想去的地方,一年半前因緣際會認識那邊的老大 Howard 以後就想找個機會去參觀,畢竟聽了這麼多還不如自己走一遭,感受也會更真實一些。 剛好這..
更多

一週年報告:在 Medium 上寫程式與科技類文章成效如何?
在 Medium 上面跟程式相關的中文文章比較少,我猜原因之一是 Medium 本來就對一些技術文章不太友善(例如說要貼程式碼或者是比較自由的排版等等),所以很多人的技術文章還是習慣放在自己架的 blog。 而這點我當初也有考慮到,所以就決定在 Medium 上面放一些科普文,不要講到太深的技術細節,真的講得很深的技術文會放到我其他的 blog 去,這邊就是寫一些比較平易近人的東西。 雖然說標..
更多

撇除娛樂不談,在新加坡生活一個月要多少錢?
一直都沒有裝記帳 App 的我,從來就不清楚自己每個月到底花多少錢,看到自己存款的時候總會疑惑一下:「咦?為什麼存款比想像中少?不是說好一個月至少存一半的嗎?」,接著仔細回想自己前幾個月到底買了什麼,回台機票、昂貴耳機、亂買東西…怎麼算都還是覺得自己沒有花這麼多。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終於下定決心裝了記帳 App,詳實地記錄自己的花費,一點一滴一撇一捺都攤在陽光底下,想藏匿也無所遁形。 所以這篇..
更多

很抱歉,但你們都不夠好— — 四款智慧型手錶使用心得
我以前不是一個喜歡戴手錶的人。 小時候戴過一陣子,但自從手機盛行之後,就都改用手機來看時間了。唯一會戴手錶的時候只有考試而已,用來看還有多少時間可以把題目寫完。 第一次長期戴手錶是在當兵的時候,進去之前就查了很多資料,發現大家都很推薦要帶手錶,畢竟在裡面很注重時間管理。也因為從那時候養成了戴手錶的習慣,導致退伍之後不戴手錶覺得很不習慣。 那時候是 2015 年 3 月,連 Apple Watc..
更多

自學、哲學、講學:我的程式之路(下)
此篇為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如果你錯過前兩篇,傳送門在這: 自學、哲學、講學:我的程式之路(上)自學、哲學、講學:我的程式之路(中) 會寫程式的文組生每當有人知道我是念哲學系的時候,就會問我說:「咦,那為什麼你會寫程式?」,我都會跟他們說:「你搞錯順序了,我是先學會寫程式,才念哲學系的。」 接著一定會問我,我在上一篇裡面回答的問題:「那你怎麼會來念哲學系?」 哲學這個詞之所以能被放在標題裡,當然..
更多

自學、哲學、講學:我的程式之路(中)
此篇為系列文章第二篇,若是你錯過了第一篇誤打誤撞進來這裡,傳送門在這: 自學、哲學、講學:我的程式之路(上) 眼界的開闊與自信的泉源:高中的競賽人生高中的主線就只有一條,那就是程式競賽。 我先大概說明一下高中的程式競賽,或其實我之前在 ptt 其實就有講過,我這邊稍微再整理一次。 高中的時候資訊競賽這一塊就有官方辦的了,比較重要的比賽是區域性的程式競賽,我的學校(師大附中)在台北市,因此叫做北..
更多

自學、哲學、講學:我的程式之路(上)
無意間看到一篇文章在分享自己學網頁的歷程與心得,而這類型的文章其實我也曾經想要寫過。 在我寫十年程式自學之路的時候,其實我原本想寫的是像剛才提到的那樣,有許多篇幅在講述自己學程式的經歷以及做過的事。可是我寫一寫發現那時候徵文的主題其實是自學的一些心得,所以才改成後來大家看到的那樣,著重在十年裡面學習到的經驗。 這一篇其實算是個人傳記,在動筆之前想到了以前看過的經典文章:追求神乎其技的程式設計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