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這樣的,《持續搖擺的 29 歲》是一篇我原本打算發表於 30 歲生日,但卻遲遲沒有完成的文章。從開始寫到現在,已經過了快一年了,而我也已經 30.9 歲。之所以沒有完成,是因為裡面所談的問題,我自己還沒有一個答案,甚至連問題本身也沒有整理清楚,在這種狀態下,我不想發表,想等我自己至少有個階段性結論之後再來做這件事。

之前剛好有朋友來東京找我吃飯,在聊天的時候有聊到這件事情,朋友就直接開了電腦用 Heptabase 示範可以用怎樣的方法去思考,當下滿有感覺的,從那天之後就不斷有想法慢慢出現,對於之前沒辦法回答的問題,也有了初步的結論。

因此,這篇就來寫一下我到底碰到什麼問題才會寫了快一年寫不完,以及 Heptabase 是什麼,我又是怎麼用它來幫助我思考人生問題的。

四十才能不惑,那三十怎麼辦?

30 歲會是什麼感覺呢?

2015 年我剛踏入職場的時候,是 21 歲,成為了全公司正職員工裡面年紀最小的人,因為同年齡的人都還在念大三。那時的我完全沒辦法想像自己變成 30 歲的樣子,會跟差不多年齡的同事一樣,做人處事都更成熟嗎?會跟現在的稚嫩差很多嗎?

雖然說沒有人這樣規定,但是每五年或十年,我都會覺得自己應該要有什麼突破,或至少是新的體悟,20 歲是如此,25 歲或最近剛過的 30 歲也是如此。而 30 歲代表的意義又不太一樣,還不到會被稱之為中年人的 40 歲,又沒有 20 歲這麼青澀,這就是 30 歲的特別之處。從 20 歲到 30 歲,這出社會的十年間,會對自己有些期許,希望到 30 歲的時候能夠找到信奉一輩子的價值觀,就算之後會改變也沒關係,至少在那一刻,我是自洽的,我是獨立的。

但這在我身上並沒有發生,至少還沒有。

29 歲的我已經察覺到了這件事情,所以開始寫了開頭講的那篇《持續搖擺的 29 歲》,想說就算沒辦法解決問題,至少把問題寫清楚、記下來,對於整理想法也會很有幫助(不過最理想的當然是邊寫文章邊思考,寫完就想完了),結果文章寫不完,問題也想不清楚,就這樣到了 30 歲。甚至原本打算 2024 就要發的文章,也拖到了 2025。

那困擾我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先從範疇最大的開始好了。

「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這輩子想做什麼樣的事情?」

25 歲的我,在《沒有目標也沒有關係》這篇文章中給了類似的問題「你的人生規劃是什麼?」一個答案:「我不知道,我沒有目標,沒有規劃,但我覺得這樣沒關係」。

事實上,我現在也這樣想。

但是「人生規劃」跟「想成為怎樣的人」看起來雖然有點類似,其實是兩件事情,我可以想成為一個善良的人,或是想成為一個財富自由的人,但是沒有具體的人生規劃,這兩件事情是不衝突的。

人生規劃更像是一種達成目的的手段,而「想成為怎樣的人」就是那個目的。

之所以會想在 30 歲以前搞清楚這個問題,是因為在 25 到 30 歲這段期間,我對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有了更多的疑惑,如同我在《持續搖擺的 29 歲》中所提到的:

  1. 對金錢的看法,我認為自己沒這麼在意錢,但為什麼我看到其他人賺大錢我會羨慕?是不是我其實很在意?該怎麼解釋這個行為?
  2. 我不喜歡「不純的動機」,這是為什麼?我的理論站得住腳嗎?有沒有除了「我不喜歡」之外的合理解釋,是可以說服別人「你也應該不喜歡」的?沒有的話,那我該怎麼辦?接受我就是個雞掰人嗎?
  3. 假設 AB 手段都可以達成目標,B 快很多但是會違背原則,有沒有一個理論可以說服我自己 A 或 B 一定是對的?我目前邏輯推理出來是偏向 B,但我還是想選 A,我該如何解釋這種不一致?

對我來說,這些問題已經到了「不解決會很不舒服」的程度了,所以我才想趕快想清楚,就算答案是「我就是搞不清楚」也好,無論如何,我都需要一個答案。

但文章會寫這麼久,就是因為我還沒找到答案,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找到。

新的刺激與新的想法

那篇文章就這樣躺在我的 HackMD 裡面,偶爾有靈感的時候補一些內容上去,但大部分時候都處於閒置狀態,要用叮咚功能才能喚醒的那種。

直到 6 月初的時候,剛好有個朋友來東京玩,問我要不要吃個飯,才在那個晚上讓整件事情有了進展。話說跟我吃飯的對象,大部分都是只見過一兩次,或根本沒見過的朋友,其實更像是網友,可能網路上稍微聊過或是在社群媒體上交流過而已。大多數時候我都滿喜歡這件事的,有時候認識新的朋友可以帶來一些新的刺激。

在飯局上聊了一下最近的工作,聊著聊著就問我最近的規劃是什麼,我就說了最近還處於迷惘的階段,還在找尋下一步該怎麼辦,然後也提到了我有篇寫了一年還寫不完的文章,大概講了一下大意。

那位朋友剛好前陣子對「找尋人生終極目標」這件事情有些研究,花了不少時間讓自己變得自洽,也看了很多方法論,因此就直接拿起筆電跟我分享他是怎麼做的,以及我可以試試看怎麼做。

舉例來說,如果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就先從自己目前正在做或是已經做過的事情開始,去找尋共同性,先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或不喜歡什麼,不斷問問題,拓展然後收斂想法。在選擇的情境之下,也可以用量化分析的方式去思考,算出一個實際的值,就會變得更明確。

而他拿來 demo 的軟體是 Heptabase,根據它自己的維基定義,Heptabase 是一個專門幫助你學習和研究複雜主題、對事物建立深度理解的視覺化筆記軟體。

什麼是「視覺化筆記軟體」?像是 HackMD 或我唯一有用的 Evernote,都是以文字為主的形式,介面大概像這樣:

Evernote 截圖

筆記軟體嘛,很多都長這樣,就是一篇篇的筆記,沒什麼特別的。

而 Heptabase 其實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個你可以視覺化整理想法的地方,你會有一個無限大的白板,可以在上面放很多卡片,就像是在參加 Design Thinking 的工作坊時,會貼很多便條紙那樣,例如說這是我的資安筆記:

資安筆記

其實我知道這個軟體很久了,但一直沒有使用,至於原因的話之後會再寫一篇文章,這邊就不多談。

總之呢,當天跟朋友聊完之後,其實有各種想法慢慢出現,過了幾天以後我就買了 Heptabase,開了一個白版,叫做「思考人生」,接著放了第一張卡片:

思考人生卡片

接下來的幾天,我從這張核心卡片延伸出了很多想法。

與此同時,我也趕緊把《持續搖擺的 29 歲》這篇文章做了個結尾,至少先把問題整理清楚,而底下的內容會與這篇文章高度相關,因此建議先看過那篇文章再繼續往下看。

傳送門:https://life.huli.tw/2024/09/23/being-29/

這篇文章,就是在寫我怎麼靠著 Heptabase 這個工具,回答出底下幾個我思考已久的問題:

  1. 對金錢的看法,我認為自己沒這麼在意錢,但為什麼我看到其他人賺大錢我會羨慕?是不是我其實很在意?該怎麼解釋這個行為?
  2. 我不喜歡「不純的動機」,這是為什麼?我的理論站得住腳嗎?有沒有除了「我不喜歡」之外的合理解釋,是可以說服別人「你也應該不喜歡」的?沒有的話,那我該怎麼辦?接受我就是個雞掰人嗎?
  3. 假設 AB 手段都可以達成目標,B 快很多但是會違背原則,有沒有一個理論可以說服我自己 A 或 B 一定是對的?我目前邏輯推理出來是偏向 B,但我還是想選 A,我該如何解釋這種不一致?
  4. 我想成為怎樣的人,想做什麼?

我怎麼用 Heptabase 思考人生問題?

先寫在前面,我不認為在思考人生這個問題上 Heptabase 是必備的,在我所思考的過程中,其實你有個白板跟便條紙也做得到,或甚至是文字的形式或許也可以。但我認為 Heptabase 的使用跟我原本在想東西的方式滿契合的,都是從一個點不斷延伸出其他概念並且收斂。平常寫技術文章的時候,這些東西是放在我腦中的,整理完畢之後寫文章就可以快速寫完。

但像是這種寫了一年還不寫完的文章,就代表思考過程緩慢,所以一定要找個地方記起來,否則記憶會被洗掉。因此把這些思考過程放在 Heptabase 上,可以幫助我迅速找回記憶,也能夠一眼看出思考問題的過程,最後整理成文章也會很方便。

在這個層面上,我的使用方式與大眾所認知的「筆記軟體」是有所不同的,很多人的筆記是思考過後的總結,是整理後的結論,而我則是把思考的過程記錄下來,當作輔助思考的工具。

所以與其把 Heptabase 想成是個筆記軟體,不如想成它就是有個寬闊畫布的白板,你想在上面放什麼都行,想用成像是 Evernote 那種一篇一篇的筆記也可以,想像我這樣拿來把腦中的想法具現化成便利貼也可以。

總之呢,如同剛剛所講的,我開了一個白板,上面放了一張「想追求的目標是什麼?」當作中心。

接著我從這張卡片延伸出三個想法:

  1. 為什麼一定要有想追求的目標?(對於問題本身的質疑)
  2. 我想做哪些事情?(目標的範疇有點太大,先從小的開始)
  3. 我喜歡以及討厭哪些事情?(先從已發生的事件來找線索)

接著就是文字與圖像的不同了,如果是文字的話我只能有一維的線性排列,例如說把每個想法變成一個大標題,底下其他探索過程再用條列式記錄下來,但圖像式的筆記可以用二維的方式,讓呈現出來的結果更貼近思考過程,這三個是平行發展的:

平行發展的卡片

我的使用方式是在標題寫上最核心的問題,內文寫一些針對這題的想法,比如說「為什麼一定要有想追求的目標?」,這是我列出來的延伸問題,因為有時候我們太習慣去尋找答案,卻忘了先問這個答案是否有意義。

而我對這題的回答是:「似乎沒有這個必要性,就算沒有明確的目標也沒關係」,在回答完後,我自然而然得出下一個需要問的問題:「那如果沒有想追求的目標,為什麼要活著?」,於是我就再延伸出了下一張卡片,反映了我的思考過程:

思考過程

我想了想,覺得沒有一定要活著才行,但同時也沒有不想活的理由,那既然是這樣的話,就等於會繼續維持目前活著的狀態,那下一個該問的問題就是要活成什麼樣子。

最後我給了一個似乎很常見而且很籠統的答案,「活得快樂就好」,我依稀記得以前修倫理學的時候好像也有討論過類似的問題,但我忘光光了。雖然說現在收斂想法以後,我的思考看起來很連貫,但實際上在思考這些問題時,間隔時間是以天來計算的。

也就是說,我思考到「既然快樂就好,那怎麼會快樂?」這題的時候,可能花個一兩天才能得出滿意的答案,才會接著建立下一張卡。

而在這個問題上,我得到了一個體悟。

那就是我問錯了問題,如果問「怎樣才會快樂」的話,是得不出答案的。住豪宅快不快樂?搭頭等艙快不快樂?這些都很快樂,但不一定是我真的想追求的。如果這樣問的話,就會發現每一件事情都很快樂,就很難判斷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

因此我認為要反過來問:「怎樣會不快樂?」,這時候又可以從生命經驗下手,去回想以前讓自己不快樂的事。

我列出了三個會讓我不快樂的事情:

不快樂的事情

  1. 沒有自由會不快樂(例如說當兵)
  2. 需要擔心日常生活的金錢會不快樂(柴米油鹽醬醋茶)
  3. 沒辦法旅遊會不快樂

列完這幾點後,我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這裡面並沒有「沒有達成財富自由會讓我不快樂」這件事情,第一點的自由專指的是「人身自由」,並沒有包含財富自由。

因此,我得到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在這個人人追求財富自由,希望能早點不工作的時代中,就算沒有刻意追求財富自由,我也不會不快樂。

這就解釋了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的第一個問題:「對金錢的看法,我認為自己沒這麼在意錢,但為什麼我看到其他人賺大錢我會羨慕?是不是我其實很在意?該怎麼解釋這個行為?」

看到其他人賺錢會羨慕,是因為如果我也賺了錢,會讓我快樂,因此這是正常的,但這不代表是我想要的。換句話說,就是做某件事 A 會讓我快樂,不代表 A 是可欲的(desirable)。

這邊會突然用了一個好像很專業的名詞,是因為我想起來以前似乎學過這個,拿來賣弄一下。我查了一下,這可能貼近哲學家 John Stuart Mill 的想法中 Higher and lower pleasures 的概念,不過誠如我剛剛所說,我在哲學系裡學的知識早已忘光,因此就當我講的都是錯的好了,看過就忘掉吧。

話說我在思考這問題的時候,剛好看到了 leafwind 所寫的《公式殺死了興趣》,引用裡面一段話:

但我覺得多數台灣人並非真的打從心底喜歡賺錢,只是被焦慮感培養出想要賺錢的慣性。

我想,我也是比較貼近這樣吧,當周遭朋友跟各種論壇以及社群網站上每個人都在談論賺錢的時候,就會有一種「那我也要跟上」的焦慮感。

讓我們再回到核心問題上,既然有三個東西會讓我不快樂,那要怎樣才能避免這三件事情的發生?當兵那個沒有簽下去的話,基本上不會發生,所以先不管。另外兩個都跟金錢有關,而我目前的生活品質其實就是「不快樂」的反面,意思是我不用擔心日常開銷,也可以偶爾旅遊幾次。

因此,下一個問題很明顯了,就是「維持現在的生活品質,需要多少錢?」,算出來以後又可以繼續問「那想活到幾歲?存款可以撐多久?」,有了這些之後,就可以客觀算出必須工作到幾歲,又該怎麼制定理財計劃:

理財計劃

不過這邊需要大量計算,我現在還懶得算這個,所以就先在此打住了。而且我得到的收穫已經足夠了,我知道我焦慮的原因,知道為什麼我會羨慕,也知道羨慕與可欲是兩件獨立的事情。

而以上這些思考歷程,都可以很快速地透過白板上的卡片,視覺化地回顧一次:

思考歷程回顧

話說寫完上面這些之後大概過了一個月,我突然想到另一個延伸問題。那就是:「如果我不關心財富自由,我打算工作一輩子嗎?」,這是一個很現實但也很必須的問題。

雖然我前面已經講說自己「沒有財富自由,不會不快樂」,但那可能僅限於現在的時間點,如果再往後推 30 年呢?當我 60 歲的時候還需要繼續工作,我會不快樂嗎?

話又說回來,我這邊的「財富自由」的定義到底是什麼?有些人會先主張要討論財務自由跟財富自由的不同,但這邊先略過不同,統一用「財富自由」這個詞來表示 Financial Independence。

對於財富自由,有一種定義是「被動收入超過生活開支」,另一種是「到死之前都不用再工作」,還有一種是「有超級多錢」(這種會主張前兩種要被歸類到財務自由)。

以前玩什麼現金流遊戲的時候,是偏向第一種定義,要累積被動收入才能財富自由。但我自己比較想追求的更像是第二種,只要能夠不工作就可以生活,就算是一種財富自由。

而我 60 歲的時候,顯然是不想工作的,就代表其實長期來看,沒有財富自由,我會不開心。這也代表總有一天我會想退休,我會需要財富自由。

因此,我並不是不需要財富自由,而是我有「不需要刻意追求,也能達成財富自由」的自信。這邊可以繼續延伸之前講過的東西,算出生活花費,再算出需要多少薪水跟時間,就能讓整件事情變得非常科學,非常有理有據。

但我那股毫無來由的自信告訴我說不需要,不用算,我做得到。

總之呢,至少在金錢這一塊我找到了我要的答案,我確實沒這麼在乎錢。

解決其他問題

還剩三個問題要解決:

  1. 我不喜歡「不純的動機」,這是為什麼?我的理論站得住腳嗎?有沒有除了「我不喜歡」之外的合理解釋,是可以說服別人「你也應該不喜歡」的?沒有的話,那我該怎麼辦?接受我就是個雞掰人嗎?
  2. 假設 AB 手段都可以達成目標,B 快很多但是會違背原則,有沒有一個理論可以說服我自己 A 或 B 一定是對的?我目前邏輯推理出來是偏向 B,但我還是想選 A,我該如何解釋這種不一致?
  3. 我想成為怎樣的人,想做什麼?

接著就來一一擊破。

討厭的事情

為了更了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在 Heptabase 上建立了一個區塊,叫做「討厭的事情」,並且開了三張卡片:

  1. 討厭「不純的動機」
  2. 討厭浮誇的宣傳方式
  3. 討厭刻意做些什麼,討厭「經營」

不純的動機

第一點就是我在之前文章中提到的,在這邊簡單再講一遍。不純的動機指的是為了利益而做某件事情,這個利益不一定要是金錢,名氣也算是一種。

舉例來說,「為了想累積名氣開課賺錢,所以寫技術部落格」或者是「為了面試的時候可以說:『我有一直在分享』,所以寫技術部落格」對我來說都是不純的動機。

那純粹的動機是什麼?就是不為了這些利益,單純是因為「我喜歡分享」或是「我就是喜歡寫」為出發點開始的。要注意的是這邊談論的是動機而非結果,如果寫部落格寫到後面有了名氣或是有了業配,這都無所謂,不會破壞原本純粹的動機。

那為什麼我會討厭不純的動機呢?

我想了一下,如果這個動機跟程式無關,我其實是無所謂的。舉例來說如果有人為了想紅而寫歌,為了想紅拍 YouTube 搞笑影片,我都不會特別覺得怎樣,那這是為什麼?

我想應該是因為我是純粹且不求回報喜歡著這件事,所以才討厭不純粹的動機。就如同之前那篇所說的:

如果是為了利益的話,動機就不純了。而我自己是屬於「分享即目的」的那派,或許這也是為什麼我會不喜歡不純的動機,有種「你褻瀆了我真心喜愛的事物」的感覺。

這邊我在意的只有動機,做一件事情的出發點,而非其他理由。有幾個理由我都想過,但不符合我的狀況,包括:

  • 「就算動機不純,他們也付出時間在做這件事情」,我不在意
  • 「就算動機不純,他們還是對這整個社群有貢獻」,這我也不在意
  • 「你是不是嫉妒,他們可以這樣賺取利益而你不行」,這也不是,畢竟雖然我動機不同,但以結果來看我也賺取到利益了
  • 「商業化才是長久之道,這樣是正常的,不能光靠熱血撐著」,這我能理解

我想了各種狀況,你說的我都懂,我也都能認同,從開源社群就可以看出來想長久經營的話,利益是必須的,而有些人出發點雖然不純,但產生的結果確實對整體是正向的。

這些我都能理解,但問題是我還是覺得動機對我來說是重要的。

喔對了,另一個常見的論述是:「可是你怎麼知道對方動機是什麼?」,這不是我想討論的問題,這是實務上的問題,不影響我對「動機是否重要」這題的想法。

話說我有跟 ChatGPT 討論了一下這個問題,後來才發現這其實很倫理學,以前學過的倫理學其實就有類似的討論(但我已經忘光了),想看更多的話可以參考 道德能不免於運氣嗎?﹙一﹚談談「動機」與「道德」的關係

總之呢,我得出的結論是:

我的討厭沒有道理,因此我不會對外張揚

也就是說,我討厭不純的動機這點就是如此,儘管某件事對整體有正向利益,但我還是討厭,這代表我不在乎其他人或是整體社會的利益,只在乎我的。

因此,我找不到理由說服別人跟我一起討厭,這個討厭是只屬於我自己的東西。而我也不應該對外宣揚,因為這件事對其他人來說可能是有利的,所以不應該因為我自己沒有理由的討厭,而去干涉這件事情。

例如說假設有個部落格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說:「我主管說我能力不錯,但就是影響力不夠,可以試試看寫部落格,為了在公司升遷我就開始寫了」,這符合我說的動機不純,因此我不喜歡,但可能這部落格裡面的文章品質很不錯,很多人分享。

這時候我不會去公開展示我的討厭,不會像個酸民在那邊酸,只會把這件事情放在心裡,繼續我的討厭,但不干涉別人。這是我覺得最合適的做法了。

不過寫完上面這段之後過了兩三個月,我有了一個新的疑惑,雖然我寫說自己動機很純,但是是真的嗎?我一再提過我做教學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我自己,我想證明自己教得不錯,並不是「因為我就是想要教學」,那這是不是也算一種動機不純?

如果算的話,代表我雙重標準了,我可以為了證明自己做教學,但是別人不能為了賺大錢開課。如果不算的話,我必須找到一種解釋,去說明兩者的不同點,去為自己辯護。其中一種可能的方式是,所謂的「自我滿足」並沒有從其他人那裡實質上獲得什麼,因此不算是「動機不純」,需要從其他人那裡獲得什麼才算。

這題我還沒有想得很清楚,現在也還沒有答案,因此就暫時在這邊打住吧。

討厭浮誇的宣傳方式

之所以會討厭這個,是因為這就等同於廣告不實,誇大療效,是一種欺騙的行為。

這一題暫時沒有其他更深入的想法。

討厭刻意做些什麼,討厭「經營」

一樣從這個問題開始,我開了一張卡片,去思考為什麼我討厭刻意去做些什麼。

舉例來說,如果有兩種下標題的方式,一種是「讓你省錢的五大妙招」,另外一種是「我是怎麼省錢的」。就算前者流量比較好,看得人比較多,我可能也不會想這樣做,為什麼?

我得出了兩個答案:

  1. 因為我在意「我想這樣做」
  2. 我想證明其他方式也可以

討厭刻意經營的卡片

為什麼想證明其他方式也可以?因為看不慣每個人都一樣,這樣很無聊,不有趣,每篇文章都跟內容農場一樣,看久了真的很膩。

因此我真正討厭的可能是跟別人一樣,失去了自己的想法跟獨特性就不行。

我討厭的應該也不是某種方法本身,而是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得到認可,證明「我文章流量好,是因為我想這樣做,不是因為聽別人這樣教」。

就算最後的結果一樣,也代表是我自己想出來的。

那為什麼想這樣?因為想證明我很厲害。

那為什麼想證明我很厲害?我得出了一個我之前從沒想過的結論:「我要是特別的」。

我不想跟其他人一樣,我希望我是特別的,因此才會討厭用跟別人相同的方式下標題,失去辨識度。

從「討厭刻意做些什麼」這個問題不斷思考,最後居然得出了這個看起來滿合理,但我從來沒想過的結論,確實滿有趣的。或許我真正希望的是自己看起來特別,因為才會討厭刻意去做些什麼,討厭跟別人一樣。

話又說回來,這些真的這麼重要嗎?

上面這些內容都是在 2024 年 6 月左右寫的,有一兩週特別有靈感跟動力,每天都在思考這些問題,但接著工作跟生活都陸續有更多事情變得越來越忙,就把另外兩題「目的與手段的選擇」以及「想成為怎樣的人」放一邊了。

因此,這兩題目前是還沒有答案的。

而拖延的這半年也讓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既然都拖半年沒思考了,是不是代表這些其實也沒這麼重要?」,前面有提到會想要思考這些問題,是因為如果沒有找到答案,我會很不舒服,但半年後再回頭看,其實好像也還好。

無論如何,我滿享受這個思考的過程,而且確實有讓我激發不同的想法,得出了自己從未想過的結論(而且是合理的)。從這篇文章的思考脈絡跟得出的一些結論看來,或許我這個人比自己想像中還要自負、固執而且天真。

儘管只思考到一半而已,還有一些東西沒有思考完整,依然不能說我找到了答案,但是這篇已經從 2024 年中拖到 2025 了,我覺得再繼續放著似乎也不會有更多進度,因此就先在這邊打住吧。剩下那兩題或是有些沒思考清楚的部分,或許有天我會找到答案,也或許不會有這麼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