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photo

(這張橫濱的圖片拍攝於 2023 年 12 月,我還在 29 歲的時候,但與文章內容沒什麼關係)

其實原本打算在 30 歲生日的時候寫篇文章整理並分享一下自己的近況,至於為什麼要這麼做,純粹是為了個人喜好。

在看其他人的部落格時,我最有興趣的頁面是「關於我」,想知道他在哪裡工作,職業是什麼,信奉哪些價值觀,平常又有什麼興趣(像是 https://leafwind.tw/about/https://me.kalan.dev/ ),喜歡看也喜歡寫,我本來就喜歡把生活中在思考的事情記錄下來。

而 2023 年底的時候看到一堆人開始寫年度回顧,想說那就順便把原本想寫的全部塞進一篇文章裡面好了(最喜歡的年度回顧是 Parker 的這篇:2023 → 2024)。

這篇會提到的東西,其實幾年前就提過了,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先看看以前寫過的這幾篇,看這篇會更有感覺:

  1. 或許有天,我會歸隱山林,寫於 2019 年 11 月
  2. 想變成的模樣,寫於 2021 年 10 月
  3. 你過得太安逸了,寫於 2022 年 12 月

錢錢錢,到底多少才夠用?

其實開頭貼的那三篇,有部分的內容都在談同一件事:金錢觀。

比如說在 2019 年年底寫的第一篇裡面,我是這樣寫的:

我原本以為我已經滿「出世」的了,而且脫離了滿多人的那種「單一成功價值觀」,例如說薪水高就是比較厲害,當醫生就是比種田好。

但當我仔細想想之後,才發現自己好像沒有脫離這種我不喜歡的思維,因為我仍然在追求更高的薪水,更好的公司,暗自覺得這樣比較「成功」,這樣能夠證明自己比較厲害。

可是一旦有了這種競爭思維,會發現這是永無止盡的,這是永遠都走不完的一條路。想到這邊就覺得好絕望喔,為什麼我要卡在一個我不想待的無窮迴圈裡面,我不想這樣。

到了第二篇 2021 年底的時候,也大概可以看出我對金錢其實沒什麼追求:

如果財富可以到每次出國都頭等艙,台灣各縣市都有豪宅,各種高級禮遇,金錢能搞定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這樣好嗎?當然好,怎麼可能不好。但要達成這個目標,勢必是要付出相等的努力,那我願意付出那些努力嗎?

不願意,我好懶。

對我這種懶人來說,比起花力氣去思考怎麼賺更多的錢,降低物慾還比較實在。現在的生活環境對我來說就已經可以了,偶爾買買特價的商務艙已經是生活中的小確幸,可以帶來足夠的快樂,沒什麼不好的。

而我其實也沒想過財富自由這件事情,我也沒想過有什麼退休生活。對我來說,目前為止我都還是快樂地工作,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哪天真的不工作了,可能一時之間我也不知道要幹嘛。換句話說,我覺得工作對我來說就是一種生活,就是一種休閒娛樂(這代表我是一個工作狂嗎?我覺得不是)。

又過了一年,到 2022 年底的時候,想法其實還是沒有改變:

四五年前我剛出社會的時候,年薪 50 萬,比起那些動不動就百萬年薪的鄉民低多了。後來變成 70,再來變成 130,然後慢慢越漲越高,卻還是能在各個版上看到更高的數字。

那是不是代表這一條路是永無止盡的?就算進了 Google 或是 Meta 這種令人欽羨的公司,你還是會羨慕著比你更高階的人。你拿 200 也好,400 也好,當你到了那個等級,總是會認識一些更高的,比你賺更多錢的,讓你覺得自己好像還不夠,還有努力空間。

「永遠都不夠」這件事,往好處想可以是「我可以一直進步」,往另一面想就是「我到什麼時候才能停下來?」。

意識到這件事情是多麽空虛以後,我不禁想說一聲「我不想努力了」,我想停在這邊就好,拿一個不會餓死的薪水,就這樣停在這個階段,不是也滿好的嗎?

我自認對於金錢並沒有太大的執著,不會為了追求更多的金錢而付出更多的努力。同事在討論什麼理財投資的話題時,我幾乎沒什麼興趣,我對賺錢這件事情的興趣,遠比同溫層會碰見的人還來得低,而且是低很多。

但這是為什麼呢?

我想了一下,這背後的原因可能異常簡單——我認為就算自己不刻意努力賺錢,依然可以獲得一個生活品質不錯的薪水,因此在「錢夠用就好」的前提之下,沒有必要刻意去賺更多錢。

這個薪水是多少?大概是 120~150 萬台幣吧,就先假設我可以穩定獲得這個範圍內的薪水好了,我認為這個薪水可以讓我過得滿舒服的。

可以簡單計算一下,如果是 120 萬好了,支出的話大概是:

  1. 所得稅 6 萬
  2. 房租或房貸一個月 2 萬,共 24 萬
  3. 一個月生活費(餐費交通費加各種雜支)也算 2 萬,共 24 萬
  4. 水電瓦斯電信費管理費網路費算一個月 5000 好了,共 6 萬
  5. 孝親費一個月 1 萬,共 12 萬
  6. 一年出國四次,一次算 5 萬,共 20 萬

花費總共 92 萬,可以存 28 萬,大約是年薪的 25% 左右。上面的數字都是隨意抓的,應該相去不遠?就算考慮進去保險再多個幾萬塊好了,也還是有剩,可以存到錢。

話說我其實很不會估算花費,因為我不管怎麼估都覺得我現在的存款應該要多很多,但其實沒有,我也不知道錢都花到哪裡去了(我猜是旅遊吧)。因此,如果上面的估算有嚴重的低估,麻煩不吝指出,讓我修正一下。

我不騎車也不開車,基本上也不怎麼買衣服,生活中的休閒娛樂都是不用花錢的(寫部落格、看 YouTube、打 CTF 等等),不菸不酒也不玩遊戲,所以娛樂費真的很少,就只有出國而已。

我以前在新加坡的時候寫過一篇《撇除娛樂不談,在新加坡生活一個月要多少錢?》,那時候有認真記帳,算出來一個月花費是 43000 台幣,再加上孝親費跟上面估算的出國費用,也差不多 80~90 萬左右,所以這數字應該滿準的。

就算考慮到通膨好了,以一年 3% 來算,5 年之後需要的支出大約會多 16%,而這五年間加薪的幅度要超過通膨,我想是沒什麼問題的。

「不用繼續努力就可以維持這樣的生活」,這個論證之所以成立,是需要兩個假設的。第一個是收入不會變少,第二個是支出也不會變多。

在一兩年前左右,我對這個論證滿有信心的,但現在不太一樣了。

收入以及支出的轉變

先講支出的部分,由於保險費有算在裡面,直接平均分攤掉各種重大疾病的大筆支出,所以基本上應該不太會變動。除非是原生家庭的經濟出了什麼狀況,那就另當別論了。

而收入的話,我認為以我的能力在台灣要找個月薪 10 萬的工作並不會太難,而且這已經是考慮到緩慢成長以及降薪的情況了。假設我前一份工作月薪是 15 萬好了,然後因為不想進步,每年薪水穩定少 5%,需要到第 8 年,我的薪水才會調降至 10 萬,變成原先設定的低標。

這些假設看起來很美好,但這一兩年間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支出跟收入的假設似乎都不再成立。

支出的部分,我在 2022 年結婚了,在太太有工作的情況下倒是還好,但如果沒有的話,支出變成 1.5 倍左右了(目前沒有考慮要生小孩,這倒是不用擔心),因此前面的花費需要重新計算。

收入的部分,我認為 LLM 的出現改變了「緩慢成長薪水不會降太多」的這個前提,在大 AI 時代的洪流之下,確實很多工具能夠大幅提高生產力,如果沒有跟上這波潮流,被淘汰的速度會快很多。像 AI 這種革命性技術的成熟,確實會改變不少東西,而且淘汰掉那些沒辦法跟上時代的人。

我這邊指的並不是 AI 可以直接取代工程師,而是「與 AI 協作」這個技能會變成新的工程師必備技能,並且大幅影響日常的工作效率。畢竟有些東西用 AI 來寫就是快很多,在同樣的時間下,可以完成更多工作。那當然勢必要去花時間學習如何與 AI 溝通,如何更好地使用 AI。

舉個例子好了,以前某項新的技術出來,就算晚個幾年再學可能也沒關係,但比如說像 2022 年底誕生的 ChatGPT,到現在也才過快兩年,有在用的人跟沒在用的人,在處理某些事情的效率上就會差滿多的。再次強調我不是說 AI 萬能,而是說在某些特定情境下,AI 的效率可能是自己做的 10 倍,而且這些情境正在慢慢增加。

一年前我覺得 AI 陪伴我寫 code 這件事還太早,AI 太菜了,根本看不懂整個 codebase,只會干擾我寫 code 的速度。但一年後 AI 已經進化到可以讓我一直 tab 自動補完,有些時候可以精準預測我的意圖。雖然還沒有到這麼完美,但比一年前進步很多了。

除了這些之外,我發現自己對金錢可能也不是這麼的佛系。我不確定是不是受到環境的影響,但無論是朋友、同事、家人還是這整個大環境,所談論的話題似乎都離不開錢,而賺錢不是首要興趣的我,感覺自己好像成了異類,沒辦法融入這個環境,開始懷疑起是不是自己哪裡有問題。

很多人工作都「只是」為了賺錢,但我是真心喜歡我的工作,我喜歡寫程式,也喜歡做滲透測試,喜歡解決工作上碰到的各種問題,這些同時是興趣又是工作,而又剛好可以賺錢。

另一方面,當看見其他人賺取更多金錢時,我是會羨慕的。那會羨慕,是不是就代表其實是想要的?例如說我不會羨慕別人遊戲打得很好,因為我沒這麼想要,但卻會羨慕別人股市殺進殺出爆賺一波,因為我也想變成那樣子。察覺到這件事情以後,我也不確定自己對於金錢的看法到底是怎樣了。

賺錢的惰性以及潔癖

我對於賺錢的惰性應該來自於我前面提的假設,因為不需要刻意額外努力賺錢就能過生活,所以自然也不會理,這就是惰性。如果要用一個詞來闡釋我的中心思想,大概就是懶惰兩字。

我想活得健康嗎?想啊!那為什麼不去運動?懶啊!

只要沒有真的立即性的風險,儘管我可能有預知到,我就是懶得行動。比如說剛前面講說支出跟收入的轉變,讓我的假設在未來可能不再成立,但我現在有做出什麼行動嗎?沒有,我就在這邊寫寫廢文講講而已。

大概就是那種「不見棺材不掉淚」的類型吧?再舉個例子,我有顆智齒因為在比較裡面,所以那邊的牙肉偶爾會發炎,基本上只要每天用漱口水就沒事了,但我也沒有每天用,因為就是懶啊!只有意識到快要發炎或已經發炎的時候,才會乖乖用漱口水,牙肉恢復以後就惰性也跟著一起恢復了。

我已經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的這個特質,但沒有辦法改變(或許是因為我也不覺得需要改變?)。

再者,對於賺錢這件事,對我來說優先順序並不是放在第一位的,有些原則更甚於賺錢。舉個例子,如果現在我每篇部落格只要放進付費牆,就能收入一萬台幣,我也是不會放的。

因為我更在乎放進付費牆犧牲的使用者體驗,勝過於那一萬塊。

那如果改成每篇十萬我會放嗎?會啊,十萬很多欸。這樣講起來,好像不能說「原則更甚於賺錢」,因為在錢夠多的情況下,這些原則是可以被放棄的,或許改叫「偏好」比較好?如果賺的錢沒有大過一個閾值,我是不會做的。

不過,我認為當這個閾值超過一般人的範圍時,或許也可以稱作是一種原則。例如說每篇一萬塊可能已經 90% 的人會接受了,此時不接受的我,就可以稱作「原則更甚於賺錢」。

對我來說,我希望錢能賺的心安理得,而我的心安理得想做到的是,讓別人沒話說的那種。這就是為什麼我的線上課程會提供 30 天內無條件退費的選項,而之前的 bootcamp 也同樣有這種類似的無條件退費的規則,因為我真心抱持著「你覺得花冤枉錢的話,是我的問題,真的喜歡我的課程再付錢吧」這種想法。

而這個又可以引出另外一個困擾我已久的問題,那就是「動機是重要的嗎?」

動機與結果

有些人只是為了想分享技術所以才寫部落格,而有些人則是覺得技術部落格對自己的職涯有幫助,因此才寫起了部落格,這兩者的動機很明顯是不同的。又或是有些人開線上課程,是真心想要傳授知識,但有些人只是看這個產業好像很好賺,想要進去撈一筆而已。

老實說,我不喜歡「不純的動機」,不純指的是利益至上,就是上面舉的例子那樣,我不喜歡看起來就是來撈一筆的線上課程。

但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我不喜歡?

我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但我還沒想出明確的答案。或許是因為我覺得這件事情不該是這樣的。教學跟分享應該是目的本身,而不是被作為手段來使用,想分享就是想分享,並不是為了得到什麼利益。

如果是為了利益的話,動機就不純了。而我自己是屬於「分享即目的」的那派,或許這也是為什麼我會不喜歡不純的動機,有種「你褻瀆了我真心喜愛的事物」的感覺。

可是話又說回來,動機不純,不代表結果不好,也不代表為社會帶來的利益是負的(還有另一個問題是,該怎麼知道對方動機真的不純?但這邊先假設這件事情是成立的)。

舉例來說,假設有個人只是想要賺一筆而開了線上課程,對教學根本沒興趣,動機不純,但是上過課的學生每一個都說讚,覺得課程教得真好,收穫良多,那我又該如何評斷這種行為?

站在理性的角度上來思考,很顯然結果是好的,是應該鼓勵的,但這同時也代表了我的「討厭不純的動機」只是無理取鬧而已。這就呼應我上一段所說的:「動機是重要的嗎?」,是動機重要,還是結果比較重要?

想到這裡的時候其實我想到了倫理學中的經典議題:電車問題,透過思想實驗來測試背後的價值觀,有很多變形的版本,但我有印象的版本是拉了轉轍器之後火車會改變軌道,撞死在那邊遊玩的五個人;不拉的話火車上的人都會死。

你是會以人數至上,為了一整車的人而犧牲五個人,還是以「那五個人是無辜的」為理由,拯救那五個人?這類的道德選擇在電影裡面也時常出現,例如說要讓飛彈中途被打掉,但掉到其他小城市,還是讓飛彈往大城市飛去,引爆而死更多人。

再舉一個我自己覺得衝突的例子,這邊的衝突指的是「雖然我不喜歡,但我又能一定程度上認同這是對其他人有益的」。

像是有些人會不斷寫一些知識類相關的貼文,我可以認同這對其他人是有益的,因為他們可以從中學到一些知識,這沒問題。

但是除了分享知識以外,每一則貼文同時也在宣傳自己的課程或是其他付費內容,不知道為什麼,我看了就是不喜歡。這個想法其實很久了,但我以前之所以沒有講過,是因為我不認為這是一件對的事情。我是說,我不覺得「我看了不喜歡」是對的。

這是一個理性跟感性的衝突,我一方面看到就是心情不好不爽,另一方面卻又覺得「我這樣是不對的,不爽是不對的」,但我找不到平衡點。通常在我整理好自己的想法之前,我是不會對外發表的,尤其是這種我認為自己是不對的的想法,那為什麼現在又會寫出來呢?是因為我覺得寫出來,對於找到答案或許是有幫助的。

奢侈的煩惱

轉個念頭,有天我心裡在想一件事,會不會這些煩惱都太…奢侈了?

為什麼其他人都這麼汲汲營營在賺錢,或許是因為他們不賺錢就生活不下去,生存是本能,因此根本不需要思考賺錢的意義。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以利益為動機去做各種事?因為他們需要那些紅利。

而我,薪水是夠的,不需要特別額外做什麼就可以生存下去,又透過部落格累積了一些名氣,享受到了紅利,卻反過來質疑那些為了紅利而寫作的人,是不是一種偽善,是不是一種「不食人間煙火」?

搖擺的定位

我理性上可以接受追求金錢是有其道理的,但感性上又認為我沒必要刻意去追求更多金錢,於是就在這兩者之間不斷搖擺,找不到一個答案。這件事讓我非常困擾,原因是我覺得自己 30 歲了,需要明確的選擇一個立場才能繼續生活下去,不想再搖擺了。

之前無意間在臉書上看到一篇囧星人的貼文,標題是:【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個好人,應該讓自己變得有錢。】,其實有部分內容與我自己最近的一些體悟類似,這篇貼文的大意是:「錢到好人手中可以成就更多好事,因此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好人,應該變得更有錢」

當然不是說沒錢就不能做善事,而是我們都應該同意,你變得更有錢之後,可以做的事情會更多,造福的人群也會更多。

對我來說,我面臨的問題是:「如果有兩種手段可以達成我的目的,A 速度慢但是不違背其他理念,B 速度快但是違背理念,應該要選哪一種?」

更具體的問題是,假設我的目的是「獲得財富以後用教學造福更多人」,那 A 就是慢慢賺錢,一樣賣著便宜的課程,然後把錢投入在教學上面。B 的話就是把課程賣貴一點,就能早點獲得財富,並產出更多品質更好的課程。

但 B 之所以違背理念,是因為我對課程的定價是有個原則在的,而且這個價格是低於市場的。例如說市場上普遍是 3000 塊台幣好了,我的原則可能讓我覺得 1500 台幣就差不多了,再賣貴一點就違背了我的原則,這個原則可能是:「課程不應該賣這麼貴」。

假設選 A 需要 10 年才能達成目標,選 B 可能只要 5 年,速度快了一倍,那我到底應該選 A 還是選 B?到底這個目標有多重要,會需要犧牲多少東西去達成?

在想這個問題時,我想到了《人選之人》裡面的橋段,如果你表達自己的立場明確反對死刑,就會流失選票,導致最後選不上總統;但如果沒有表態,就是辜負了那些為了這個議題支持你的選民,違背了自己的原則,那到底是應該為了「貫徹自我」,明確表態,還是為了達成最終目標,所以隱瞞立場?

我也想到了《八尺門的辯護人》裡面做出的選擇,有些人為了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甚至違背原則,只要最終的目的有達成就好。同樣是死刑問題,反對死刑的法務部長,卻利用死刑這件事刻意造成誤判,藉此來強調死刑會有的問題,試圖讓大眾往反對死刑的立場靠攏。

再舉個例子,假設有個希望「世界和平,沒有戰爭」的人,實際做法是發起戰爭,把所有異議份子都殺了,只留下支持這個理念的人,藉此來達成世界和平的目標。這就是為了目標而違背原則,但或許可以更快達成目標的做法(當然,這種做法能不能達成目標又是另一個可以討論的點了)。

我目前困擾的點應該在於,雖然 A 跟 B 像是一種選擇,但會不會其實不是,其實只有 B 可以達成目標,A 是天真,是太理想化,是不食人間煙火?

會這樣講是因為,我目前理性上是偏向 B 的,亦即我認同如果想要趕快達成目標,是必須犧牲一些東西,儘管這必須違背自己的原則。但我感性上卻是 A,我不想違背自己的原則,就算這會讓我沒辦法達成目標。

而這樣的衝突就讓我很不舒服,就是一種「我明知這樣是不對的(因為理性這樣告訴我),但我還是想這樣做(因為我就是想這樣)」的感覺,我不喜歡這種感覺。

我是誰?想成為怎樣的人?想做什麼?

每次在思考上面這些問題的時候,我最後都會歸咎於:「這是因為我沒有明確的中心思想,我不知道我想成為誰,想做什麼」而造成的,彷彿這個問題有了答案之後,所有其他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但我從來都沒有想清楚過這題,因此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這個萬靈丹,能夠把其他問題一起解決。

我大概知道我喜歡做哪些事情,不喜歡做哪些事情,但如果你問我是個怎樣的人,人生有沒有什麼目標,我只能說:「窩不知道」。

小結

這篇在談的問題,應該可以濃縮成以下幾點:

  1. 對金錢的看法,我認為自己沒這麼在意錢,但為什麼我看到其他人賺大錢我會羨慕?是不是我其實很在意?該怎麼解釋這個行為?
  2. 我不喜歡「不純的動機」,這是為什麼?我的理論站得住腳嗎?有沒有除了「我不喜歡」之外的合理解釋,是可以說服別人「你也應該不喜歡」的?沒有的話,那我該怎麼辦?接受我就是個雞掰人嗎?
  3. 假設 AB 手段都可以達成目標,B 快很多但是會違背原則,有沒有一個理論可以說服我自己 A 或 B 一定是對的?我目前邏輯推理出來是偏向 B,但我還是想選 A,我該如何解釋這種不一致?
  4. 我想成為怎樣的人,想做什麼?

這篇文章從 2023 年就開始寫了,但一直寫到 2024 還是寫不完,畢竟你也看得到,上面的文章提出了一堆問題,卻沒有提出解答。不過在思考了一陣子之後,有些問題我有了答案,就留到之後再分享吧。

其實原本這篇是想等到我把所有問題想清楚再發的,但拖一陣子之後覺得可能沒有那麼快,還是先發吧,發了之後或許會有更多新的想法。

我從 2023 年中拖到 2024 年初,本來想說二三月好像可以發,但想說再想想。接著拖到六七月開始繼續思考人生,想著想著生活就被其他事情塞滿了,又開始忙碌了起來,一直到現在才又有點時間回來思考,想說趕快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