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在《成為前端工程師的四週年回顧》裡面提到了自己的旅遊計畫,以七八月為分界,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2019–05–08 ~ 2019–05–31 日本(東京、京都、福岡、仙台、札幌…)
2019–06–03 ~ 2019–06–09 河內
2019–06–10 ~ 2019–06–24 紐約
2019–06–25 ~ 2019–06–26 河內
2019–06–27 ~ 2019–07–14 舊金山
(硬要從東岸飛回河內再飛西岸這行程讓我入境時被問了好一陣子,但為了國泰 bug 的商務及頭等艙,值得!)

2019–09–02 ~ 2019–09–08 阿布達比
2019–09–08 ~ 2019–10–13 歐洲(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德國、英國)
2019–10–13 ~ 2019–10–26 韓國(首爾、釜山)

之前很多人聽到我的旅遊計畫,問的第一件事情都是:

你為什麼旅遊這麼久?

是想尋找自我之類的嗎?

我說沒有,我就只是想旅遊而已。旅遊本身即是目的,不是手段。

不過或許是因為被問到這個問題太多遍,導致我在日本的時候時不時就會想:

旅行對我來說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我要旅行?我希望旅行帶給我什麼?

因此這篇就是我旅遊到目前為止的一些心得,可能很雜亂,但大家就加減看一下。原本在日本玩的時候就想說每一個國家玩完都可以寫一篇,或者是同一篇一直更新,但懶病發作,拖到現在我已經在舊金山了。

所以乾脆分兩組然後一次寫完,下集會在十月底去完韓國之後才會寫,那時候應該會有一些不同的感想。

出國的理由

大家的旅遊型態都不太一樣,眾所皆知的大概就是「十分充實型」,在去之前用盡心力查資料,去之後行程排滿滿,要把每一個必去景點都玩到,朝聖每一間必吃餐廳,這樣的旅遊才過得充實。都花大把錢來國外了,如果不能玩得充實,那還不如待在家。

出國對他們來說就是「在不同的地方,做只有在那邊才能做的事」。

而我呢,如果要幫自己歸類,我會說「隨心所欲型」。

如果是充實型的人來看我,一定會覺得我的旅遊怎麼這麼浪費,還不如待在家,幹嘛特地跑出來。但我會說:

反正我沒差,我超級 free

我不喜歡被什麼東西給綁住,不喜歡因為出來旅遊了就有一個枷鎖限制住自己。無論我是不是出來旅遊,我都只想做我自己當下想做的事。

所以我可以跑去河內,待在飯店裡兩天足不出戶,都在看權力遊戲或者是動畫,而沒有去下龍灣。我可以大老遠飛去紐約一個禮拜,卻沒有去過時代廣場。

靠腰勒,那你到底出國幹嘛?

就只是因為我想出國而已。

出國不為了拍照(我幾乎不拍照),不為了踩點(抱歉我懶),也不為了與其他國家的人交流(我都一直祈禱不要有路人來跟我講話),就只為了出國而已。

「沒去過,去去看」是我的初衷,我到這個地方來只是因為沒來過所以覺得很新奇,我從不預期會得到什麼,所以自然也沒有失望這種事。

我以前其實也差不多是這樣,但以前沒有現在這麼隨心所欲。以前的時候還會去一些知名景點看看,想說都來了至少去一下那些熱門地標,看看他們長什麼樣子。因為旅程都停留得比較長,所以儘管人是懶惰的,因為時間的積累還是可以去到滿多景點。

但這次不一樣了,跟以前不一樣了。

或許是因為從幾年前開始慢慢討厭起「一定」這個字。

「十大東京必去景點」、「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國家」、「越南必買伴手禮」、「沒去過 xx,別說你來過 oo!」…

各種聳動的標題,各種「一定」、「必定」的肯定字眼,而且肯定程度還是前所未有的百分之百。我不是討厭這些景點,我也不是一定不去這些景點,或是排斥那些熱門必吃餐廳,然後一定不去。

我只是討厭被這個詞給綁架住。

一但你同意也相信這個地方是必去景點,你就非去不可。如果不去,就是可惜,就是犯錯,就是浪費。

但我不喜歡這樣。

你可以跟我說「這地方很推薦」、「這餐廳真的很好吃,有時間可以去吃吃看」、「這景點超猛,一定要去一下!」

欸?上面怎麼出現「一定」這個詞了?

因為我寫到這邊的時候發現在不同的場合之中,「一定」好像也沒有這麼討厭。比如說上面那一句:「這景點超猛,一定要去一下!」,其實也沒有強迫你去,畢竟做出行動的是自己,對方只是給建議的那個人。

這樣看來我也不是討厭一定這個詞本身,我只是在旅遊時不想讓這個詞來引導我的行動,或者是引導我做出決定。而且很多人在說出「一定」這個詞的時候,並不是命令語氣,想表達的其實只是「強力推薦」而已。

例如說:「你明天功課一定要交」,這句話就代表說對方命令你明天要交功課,而且後面通常會搭配沒做到的懲罰,例如說沒交的話就要去外面罰站。

但是「你去東京一定要去看東京鐵塔」,就不是命令句,因為你做不到也不會有什麼懲罰。這句話其實只是「強力推薦你去東京鐵塔」的進階版本而已。

大概就像很多人說出「都」這個字的時候,也不是想要表達「全部」的意義。例如說:「男生力氣都比較大啦!」,他並不是不知道有力氣大的女生,他只是想表達:「普遍來說男生力氣比較大」這個意思。

或者是:「現在高中生都這樣啊!都在看 YouTuber」,難道沒有不看 YouTuber 的高中生嗎?一定有啊,全稱命題很難成立,但說的人難道不知道這件事嗎?很有可能知道,但比起:「現在大部分的高中生都這樣啊」,很多人會選擇字比較少的:「現在高中生都這樣啊」,但我相信他們想表達的是「大部分」而不是「全部」。

一定這個詞在旅遊中也是這樣的,「必吃」其實很多時候想表達的是強烈推薦而已,強烈推薦你去吃,但這樣不夠聳動而且字數好多,改成「必吃」就簡單多了。

其實總的來說,這還是跟你想要哪一種旅遊型態有關。有些人就是喜歡幫自己的行程加上很多「一定」,這個一定要吃、這個一定要去、這個一定要…自己幫自己銬上了這個「一定」的枷鎖。好處就是很有目標性,把目標全部都定好了,玩完之後還可以算一下有沒有達成 KPI。

但我不喜歡這樣,這樣不是適合我的旅遊型態。前面有提到對很多人來說,出國是「在不同的地方,做只有在那邊才能做到的事」,但是對我來說,出國是:

在不同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

想做什麼都可以,沒有任何限制。我覺得這也跟我自己的個性有關,有很多人會覺得做某些事情很「浪費」,但我幾乎不會這樣覺得,我覺得不同的事情從不同角度看都是一種收穫,沒有什麼是徒勞無功的。

像是很多人會排斥在國外吃台灣菜,這其實也挺好理解的,畢竟是來旅遊的,而且又不是很久沒吃到所以很懷念,幹嘛特地跑來國外吃比較貴的台灣菜?

但對我來說我就完全 OK,因為我很好奇不同國家的台灣餐廳會是什麼味道,會想知道是不是足夠道地。這大概就跟我以前到每個國家都會想吃一下麥當勞差不多,我只是想看看麥當勞有沒有不一樣(目前結論是都一樣)。

從旅遊中認識自己

雖然說我沒有預設我在旅遊中會得到什麼,但因為整個環境都不同,你會接觸到一些以前沒接觸過的事物,進而多認識自己一點。

難道在台灣不能認識自己嗎?

可以啊,但很多時候你沒辦法透過自省得出一些體悟。這是有沒有主動嘗試以及時間早晚的問題。想成長最快的方式就是透過各種事件,讓外力推著你前進,並引發一些新的想法。

這邊直接引用我之前寫在《我是如何緩慢提升英文能力的?》的一段:

「親身經歷」很重要,那是看再多書、知道再多知識都無法帶給你的東西,因為這種體驗只存在於現實生活的互動當中。

就像從小到大一直聽到「英文很重要,真的很重要」,但是為什麼很重要?因為以後要跟國外的人溝通,要會講英文;因為會英文才能去外商工作,待遇比較好;因為要與國際接軌。嗯,我知道英文很重要。但沒有切身之痛,我無法感受到英文真的很重要。

我第一次感受到英文很重要的時候,不是考高中要考英文的時候,也不是考學測要考英文的時候,更不是考指考要考英文的時候;而是去年我去日本的時候。

如同開頭所說的,我用 airbnb 找到了住宿,就是一般的平房然後兩三個房間分租給不同的房客住,或是簡單兩個字描述:短租。那時四五個房客之間都用英文溝通,如果不會英文或是英文不好的話就會溝通困難。我就是溝通困難的那個,基本對話是可以啦,但是要更深一點就不行了,你會很明顯的知道,你沒有辦法像中文那樣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次旅遊有沒有什麼切身之痛呢?

有,開車。

身為一個住在大台北地區的人,就連不騎機車都很方便了。公車捷運想去哪裡就去哪裡,台北趴趴走,更遠的地方我也懶得去。而且我一直覺得騎車其實滿危險的,所以比較愛搭公車。

在大眾運輸這麼方便的背景之下,自然而然就沒有學開車的動力,所以我至今依然不會開車,在去美國之前也沒有想要學開車。

但是去美國之後,深刻體會到了在這邊不會開車就像沒腳一樣的窘境。可能只有在熱鬧的市區有大眾運輸,其他地方完全沒有。或者是有跟沒有一樣。這時候開車就顯得超級重要。

超級、超級、超級重要。

如果你住的地方不是市區,出門就只能靠叫車,像我去灣區的時候朋友可能都在不同的城市,隨便搭個車就是半小時然後 30 美金以上,大概就像你住台北然後要去桃園找朋友之類的,但沒有大眾運輸可以搭。

這次去美國之後下定決心回台灣要趕快去報駕訓班,先把開車這個技能學起來,就算在台灣不開,出國需要開的時候還是可以開。

貼一個自己的臉書廢文結束這一 part:

除了這些技能相關的體會,在個人喜好上面也是深深有感。

美國就是大,地大房子也大,住的幾乎都是自己一棟然後兩層樓。住商分很開,住宅區就是全部都住宅,吃的喝的就全部都開在一起,然後想去哪邊基本上都是開車。

但日本跟越南就很像台灣,小了很多,想要買什麼吃什麼都很方便。

不過我寫到這邊發現這其實也不是國家之間的差異,而是市區與郊區的差異。只是我去的地方都是美國郊區,但是去日本跟越南都是去市區,所以才有這樣子的差別。

或者是說你到美國很容易去到郊區,例如說我來舊金山,大部分的地方都是像我剛剛講的那樣,去哪裡都要開車。但如果我去日本,就算我是去一些比較冷門的地方(本八戶應該滿冷門了吧?),用走的還是可以輕鬆走到便利商店或超市之類的,不需要開車。

總之呢,身為一個不會開車的人,理所當然的我比較喜歡待在市區。但這次去美國有了切身之痛的體驗之後,覺得雖然不開車,但「知道如何開車」還是滿重要的,先把技能學起來,以後一定用得到。

看起來與做起來的差異

很多東西看起來跟做起來是兩回事。

例如說我小時候看第一神拳,想說打拳擊看起來很簡單,雖然我沒親身體驗過,但我知道一定超級難。

我以前看網球王子也覺得網球好簡單,以為看漫畫就可以學會怎麼打出外旋發球,結果自己打過之後,發現連球都發不過網,更別提回擊了。

年初在規劃旅遊的時候覺得好爽,在越南美國待一個半月到處玩,終於可以放長假囉!結果實際體驗過後發現:

旅遊也是會累的

累的點大概就是換地方住宿之類的,像我這一個半月在越南換了兩次住宿,紐約沒有換,舊金山換了三個地方住。每次從一個地方搬出來再搬到另一個地方都覺得很累。

以前沒有旅遊過這麼久,總是嚮往要玩個一兩個月。現在親身體驗過後,我看我以後還是乖乖玩個一兩個禮拜就好,我覺得就差不多了。

還有一些旅遊景點照片看起來漂亮歸漂亮,但是人太多了。我十分不喜歡人多的地方,所以基本上我都隨便看看就走了,走馬看花一下。而且熱門景點因為大家都在那邊拍照,所以就算人沒那麼多還是寸步難行,如果你去的又是橋之類的景點,那就更難走了。

這邊再次以一篇臉書廢文結束這個段落:

總結

偶爾出國旅遊一波還是挺不錯的,這其實是我第一次來美國,之前的旅遊範圍都僅限於亞洲,這次算是脫離了自己的旅遊舒適圈。

收穫滿多的,大概就是更確定自己的喜好還有見了滿多朋友。而且很驚人的是在旅遊的過程中居然自己也有了些許改變!

剛來美國的時候結帳也要被問一下:「How are you today?」,想說問這幹嘛,但後來發現這邊好像就是這樣,隨時隨地都要打招呼一下,我也就隨意敷衍個 good。然後分離的時候也要來個「have a good day」之類的祝福語,祝福一下對方。

但我後來發現祝福語其實莫名地很有正面能量,別人祝你你會覺得:「哇,今天被祈福了」;祝別人的話你會覺得:「哇,簡直日行一善」,這種互相祝賀的感覺其實挺不錯的。

然後儘管這次在美國待了一段時間,英文恐懼症其實還是沒有完全治好,搞不好也不會有治好的那一天。不知道是不是只有學英文這樣,還是我學所有語言搞不好都這樣,等之後有機會學日文韓文再來看看好了。

結尾就放一張這次我最有感的一個地方的照片好了,照片底下有下集的文章連結:

下集傳送門:旅行的意義(下):寫在遊阿布達比、歐洲與韓國後